******有限公司建设生产pe管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0日-2023年11月2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
传????真:0851-******
通讯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迎晖大道安顺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邮????编:561000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
传????真:0851-******
通讯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迎晖大道安顺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邮????编:561000
项目名称 | ******有限公司建设生产pe管道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街道工业大道浙商产业园内7号厂房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街道工业大道浙商产业园内7号厂房,租赁当地现有厂房作为项目生产用地,主体工程地面已全部硬化,占地面积为1700m2。项目拟设5条生产线(3条正常生产、2条为备用),建成后年产pe给水管(dn20-630)2000t、pe排水管(dn20-630)1520t。生产所需的原辅料全部外购。将项目租赁的1700m2厂房作为项目生产车间,内设成品堆放区310m2、原料堆放区180m2、生产区1060m2(整个生产工序均在生产区进行)、办公区50m2及配套建设环保设施等。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严格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租赁当地现有厂房(占地面积为1700m2)作为项目生产用地,主体工程地面已全部硬化,无遗留环境问题。本次施工期主要对场地进行简单清理,设备安装调试,修建冷却循环水池及事故应急池。1.建设单位通过地面清扫、洒水抑尘及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车身、车轮进行冲洗等措施降低运输扬尘的影响。2。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厂内食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园区化粪池进行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场地废水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及施工期车辆冲洗用水,不外排。3.严格按规范施工,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4.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安装设备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废包装材料分类收集后外售给废品回收公司回收利用。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园区化粪池收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普定县循环经济产业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冷却废水经冷却循环水池(有效容积20m3)+冷却塔冷却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三)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在混料搅拌工序设置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引入布袋除尘器处理,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1#)高空排放。在破碎机上方设置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引入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与搅拌工序共用1根15m高排气筒(1#)排放。在5条生产线热熔挤出工序上方设置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引入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中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2#)高空排放。在车间两侧设置换气扇,加强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无组织颗粒物及非甲烷总烃的影响。通过定期对厂区地面进行清扫及洒水抑尘抑制运输扬尘扩散对四周环境的影响。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全封闭式生产厂房;排放噪声较大的生产设备加装减振垫基础减振,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对进出厂区内的机动车辆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厂界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定期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不合格产品收集暂存在一般固废暂存间内,定期进行破碎后,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收集暂存在一般固废暂存间后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经危废暂存间分类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暂存间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 2001)建设;危废处置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 2001)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 2012)中有关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要求。 (六)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环境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